综合布线系统概述

一、系统概述

  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应用的飞速发展,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网络摩尔定律”的发展规律,从10Mbps,100Mbps,1Gbps,到10Gbps,平均每五年网络的运行速度会提升10倍。面对这种变化,每个用户都需要考虑其网络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平滑升级。根据用户的现状,我们设计的主要对象是针对计算机网络应用,考虑到用户的实际应用方式是千兆以太网主干+10/100兆以太网到桌面;但近几年已经开始部署以万兆以太网为主干+10/100/1000兆以太网到桌面的方式。而本设计建议采用的综合布线系统将同时支持用户目前及未来的网络双重应用,真正实现平滑的过度方式。

  目前大中型/中高端综合布线系统采用的是六类数据系统、万兆多模和单模光缆/纤为主干的高速数据应用,布线系统建议采用统一的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由于布线服务的对象是综合性智能化校园,确保网络的稳定性和高性能运转,减少网络误码率和故障率,变得尤为重要。布线设计要提供灵活管理上的技术实现方法。

  本布线系统满足如下的技术要求:

  符合最新,最成熟的国际标准(如TIA/EIA 568B,ISO/IEC11801)2002年正式颁布的六类布线标准,及新型万兆光缆标准,保证无线网络的高速、可靠的信息传输要求,并具有高度灵活性、可靠性、综合性、易扩容性。

  由于综合布线系统的长期使用与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的矛盾,在本次综合布线设计上,充分考虑了用户现在及未来的应用前景。采用模块化系统,立足支持千兆速率的数据传输,面向未来可能的万兆以太网。同时保证向下兼容,支持以太网、高速以太网、令牌环网、ATM、FDDI、ISDN等网络及应用。

  本系统工程主要为网络、电话、监控、门禁、报警、考勤、会议、显示、媒体等功能设施提供所需的基础网络有线传输线路和连接组件,以及相关的管槽等保护装置。


二、系统结构

  综合布线工程属于信息基础设施工程,是所有信息化,智能化平台的基础设施,以下是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及子系统介绍:

A.    工作区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由6类非屏蔽模块和6类非屏蔽标准跳线组成。通过6类非屏蔽标准跳线连接无线接入点AP,保证无线接入点AP的千兆传输速率。

B.    水平子系统

本系统水平子系统采用6类非屏蔽系列产品。水平布线子系统由从各配线间到对应的AP的线缆组成,可采用铜缆和光缆。本项目采用4对6类非屏蔽双绞线,传输频率高于250MHz,支持1000BASE-T, ATM622Mbps及更高传输速率的数据网络的应用。

水平电缆从配线间沿电缆金属桥架分别引向工作区各信息点,水平布线距离不超过90m,加上两端的跳线总长度不超过100m。桥架转弯均有45°过渡段。在电缆布放到位后,线缆的两端均贴上标签,标明电缆对应的起源和目的地。

C.    干线子系统

本项目的数据主干室外采用12芯9/125万兆单模光纤及12芯OM3 50/125万兆多模光纤,室内采用12芯50/125 OM3万兆多模光缆。

D.    管理区子系统

管理区子系统由线缆连接硬件和线缆管理硬件组成,充分体现综合布线的灵活性、开放性和扩展性。管理间内设备主要由通信机柜、光纤配线架、配线架、楼层主干桥架及接地系统组成。设备均采用国际知名品牌系列产品,设备采用模块化结构,配置数量由所管理的信息点的数量来确定。对于所有信息点,均采用跳线管理。

弱电间内所有弱电配电、传输、配线、端接设备均统一在设备显眼处编码标识并登记,逐一对应端口标记所对应的信息点位,便于今后统一维护,机柜门内壁贴有详细端口对应表。

弱电间内所有配电箱、传输设备、机柜均良好接地,通过4²mm软铜线与接地端子排良好端接,保证所有弱电设备具有良好的电气性能。

在综合布线系统管理区子系统配置通信机柜光纤配线架、配线架、线缆的端接,机柜。机柜采用国产600×600x2000标准通信机柜,前后开门。机柜安装配套抗震底座并良好接地。所有通信线缆、光缆均由机柜开口底部进入机柜内,经牢固绑扎后打接在配线架上,并按设备号和色标统一进行标识编码。机柜放置的正面和背面都能整理电缆;机柜的尺寸和数量设置要足够容纳引入电缆和网络设备。弱电井道内需预留市电维修插座,由强电配合。

E.     设备间子系统

本项目共设置1个MDF,位于行政楼中心机房内,主要对本项目的数据主干进行汇接和管理,数据主干汇接的对象为光缆,光缆采用机架式光纤配线架终接。机柜安装配套抗震底座并良好接地。所有光缆均由机柜开口顶部进入机柜内,经牢固绑扎后打接在配线架上,并按设备号和色标统一进行标识编码。


三、产品选型

  不论用户选择什么样的网络形式,都会面临这样的局面:经过反复论证和选择的网络系统,仅仅几年之后就面临落后,需要升级的问题。的确,随着现代IT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平均每五年,网络传输速度就会提升10倍。因此,良好的网络系统必须考虑未来的升级方式。一般来讲,整个IT系统的投资和寿命分布是不均匀的。

  目前,用户在实际选择布线产品类型的时候,主要面临以下几个选择问题:

     Ø 铜缆性能选择:Cat5e/Cat6

     Ø 铜缆类型选择:UTP/FTP/STP

     Ø 光缆类型:多模/单模

     Ø 多模光缆类型:普通50um、普通62.5um、新型万兆光缆50um

     Ø 缆线外皮防火性能:CMR级阻燃、CMP级阻燃、LSZH低烟无卤

  上述问题最终可分为三个主要考虑因素:传输性能/信息安全可靠/环境安全。根据本工程的要求,“六类铜缆+万兆光纤”完全可以满足其信息安全可靠的需要,另外,由于本工程的通讯电缆大部分都布放在具有金属线槽保护的管道内,所以,电缆的选择为CMR级阻燃外皮,这样即满足环境安全的需要,又具有最高的性能价格比。所以,在产品选型时,需特别考虑的问题是传输性能。

  对于综合布线性能规划问题,则并无严格的规范,根据用户的使用和背景而有不同的理解。本工程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建议采用六类系统,以确保网络系统的高效、可靠运行。采用高性能的综合布线系统对于保持网络安全通畅是十分关键的。这包括两个层面,其一符合最新的标准要求,其二更应具有远高于标准的性能。

  由于千兆之后的任何网络系统,几乎都将以光纤为传输介质,因此,用户对光纤的关注会越来越高。用户的一般选择步骤是首先多模光缆还是单模光缆,然后在多模光缆中是选择何种多模光缆。从光缆的工作方式和系统定位来看,尤其是主干部分,未来所面临的应用发展是极其巨大的。因此,在这部分设计时客户的布线规模应本着立足现时,考虑发展的原则,建议采用可支持万兆级别应用的多模产品。

  随着信息社会日新月异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处理能力越来越强,互联网用户数量迅速膨胀,用户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对局域网设备的要求以及应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用户来说,不管采用何种技术,需要什么应用,都需要更宽的传输带宽和更快的传输速率。

1000BASE-T(4)已于99年正式颁布,该标准利用Cat-5e布线,采用4对线全双工并行传输,采用复杂的多电平编码(PAM-5采用5中不同电平进行编码)及在每个接口要求大量的DSP,包括4个回波损耗消除器,12个NEXT消除器,4个均衡器及其它设备,使得能在超五类线上支持千兆传输的网络设备变得非昂贵并耗电。如果用六类布线系统,由于250MHz的物理带宽及卓越的性能指标,只要求简单便宜的电子设备即可支持千兆传输。从长远看,六类线的投资回报是很高的。所以,在综合布线领域超五类线正在慢慢地减少,而六类线正在迅速增加。综合布线系统作为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信息高速公路,其使用寿命通常有二十年,所以要充分考虑二十年之内能支持各种新出现的高速应用。

壹云互联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eCloud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Tel/咨询热线:010 5715 0600 /189 5460 5295/ 170 9088 2015

E-Mail/邮箱:ritahang@ecloudchina.com

Address/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路8号朗廷大厦A座904室

ICP15040008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全站搜索
微信公众号